【健康养生】夏季防范湿气入体

浏览: 作者: 来源:微信公众号文章 时间:2024-07-11 分类:健康科普
夏季是暑湿季节,外有暑湿之气,而人体内也有湿邪。在内外湿邪的共同作用下,湿气更容易在夏季入侵体内。
bdf644f3121c2e7642957efcdf1defce


夏季是暑湿季节,外有暑湿之气,而人体内也有湿邪。在内外湿邪的共同作用下,湿气更容易在夏季入侵体内。



夏季湿气易入体的原因


1.环境因素


高温高湿:夏季气温高,空气中的水分蒸发增多,导致空气湿度相对较高。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使人体内的湿气积聚。


降雨增多:夏季是雨季的高发期,频繁的降雨使得地面湿润,湿度上升,增加了人体湿气积聚的可能性。


温差变化:夏季昼夜温差较大,夜晚温度相对较低,地面散热迅速,空气中的水分容易凝结成水珠,形成露水或雾气,增加了空气中的湿气含量。


2.生活习惯:


饮食不当:夏季人们倾向于食用冷饮、生冷食物,如冰淇淋、冷饮等。过多摄入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运化能力减弱,食物得不到充分运化吸收,造成湿气在体内滞留。


排汗不畅:夏季人体排汗增多,如果排汗不畅或汗液不能及时蒸发,会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。


空调使用: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,会使人体毛孔收缩,汗液无法正常排出,导致湿气在体内滞留。


3.体质因素:


脾胃虚弱:脾胃是人体消化、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。如果脾胃虚弱,会导致水运化失常,湿气在体内堆积、不易排出体外。


阳气不足:湿气重还可能与体内阳气不足有关。阳气不足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水分代谢,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。


09ecb1fff70a989d89debe1c12c38f3b
dd1636ab7bb8e604db7da790e2ee2cd2
310159558b37c35beb888d0d5902500b


面对夏季湿气入体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有效预防与缓解。


饮食调理


1.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,如苦瓜、绿豆、海带等。


2.粥汤类既容易消化,也可以补充夏季高温流失的津液。


3.避免过多进食生冷寒凉、辛辣刺激的食物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或增加胃肠道负担。


c0ec037c077116d219cae4d005acfa69
6330a0672f7252e209c3a2ab8e6b3cff
b02cc04e80d84e45e2e828f51b72646b


中医理疗


1.拔罐:

拔罐可以逐寒祛湿、疏通经络、祛除瘀滞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,有效祛除体内湿邪。


2.艾灸:

阳虚患者可选择做艾灸,具有温经止血、祛寒止痛的作用,能够温经通络、行气活血、散寒除湿。


3.推拿:

推拿可选择按揉曲池穴,起到清热利湿、增强脾功能的作用。


4.刮痧:

刮痧有很好的散热、祛瘀、活血、通经络和排毒排湿的作用。


49491a8435a6b5376072541a5f417ad0
11acb4eeeb152a1bda25e999fe8c5b9b
a151a74b95a7f792ae291948911dd00a


生活习惯


1.睡眠:

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和午休,有助于舌苔变薄,证明湿气减少。


2.居住环境:

保证居住环境的干燥,经常通风,避免住在潮湿低洼的环境中。


3.运动:

适当进行慢跑、快走等运动,有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。


4.情绪管理:

保持平衡的心态,遇事不急不躁,冷静处理棘手的事。


fc89df5a4d2fb3aaa88fa2a156ffbe46
bb2656664c6426bfb58adc2142dbdf3a
3e4d689da036c246052ae41cb4c7da1d


其他注意事项


1.使用空调:

注意适可而止,温度控制在25°以上,避免过低的温度对身体排汗造成不利影响。


2.药物治疗:

如有需要,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。


综上所述,中医养生祛湿的方法涵盖了饮食、生活习惯、中医理疗等多个方面。在夏季,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、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和中医理疗的辅助,可以有效排除体内的湿气,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。

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我们删除!

2e668ce358863938819f0ba65532d303


1e66806625867994c53f1bfd1c51a935
dc3c0bd4a3c871dd8d060daa01dca6a2
a68060080d24376ad695d42805d99222